济南,顾名思义,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。汉文帝时置济南国,汉景帝易国为郡。唐朝称齐州,北宋时升齐州为济南府。明朝洪武九年(1376年),济南府成为山东省省会,直到今天。也就是说从元、明时有省的概念起,济南已经做了六百多年的省会了。
济南地势险要,古代往北是四渎之一的济水,后来被黄河取代,往南是险峻的泰山山脉、鲁山山脉。济南就夹在河、山之间,配以坚固城池,则易守难攻。因为济南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,古人云只要山东有难,济南首当战守之要冲。得济南,北可图燕、蓟,南可图江、淮。
因为济南的地理,战略地位非常重要。济南是控制华北,华东,中原三大区域的咽喉,可北控京津,南制苏宁,西抯郑,洛,东领青岛,烟台,发展前景十分广扩。
首先第一点: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地理位置,这是每个省会城市首先考虑的问题,要连接省内每个城市,在中心点是很重要的。同时本身济南不处于大的地震带,相对来说受到大的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较低,这也是能够保证济南成为省会城市的相关参考之一 第二点:历史文化因素,济南地区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,现在的以原历城县为基础的城区也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史。山东快书和吕剧虽都不是在济南产生,却都是以济南这个平台为基础推向全国的。 第三点:军事因素,济南两面有山丘,两面有河流,以山区的谷地平原和渡口(桥梁)为关口,形成易守难攻的地势。市区多条南北向的河流分布加上黄河(济水、大清河)、小清河、大明湖和一些零星的山丘形成层层的军事障碍,历史上依靠市区河流又修建了护城河和城墙(注:城墙已拆除),更加加强了济南的军事防御能力。除去穿过济南的这些山脉和河流,又以平原地形为主,基本无险可守。这样的地形,相对容易对周围进行军事控制。同时济南不沿海,不易受到海上力量的直接攻击。直到近代这样的地势也在军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靖难之变、北伐战争(济南5.3惨案)和解放战争(济南战役)的历史过程中都凸现了济南作为军事重镇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