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济南 博客 重庆在古代叫什么名?重庆在古代叫什么名字,他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?

重庆在古代叫什么名?重庆在古代叫什么名字,他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?

重庆古称江州,后又称巴郡、楚州、渝州、恭州。南北朝时,巴郡改为楚州。公元581年 隋文帝 改楚州为渝州,重庆始简称“渝”。公元1189年, 宋光宗 先封恭王,后即帝位, 自诩 “双重喜庆”,升恭州为重庆府,重庆由此得名

渝州、恭州、重庆府。

  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,改渝州为恭州。南宋淳熙16年(1189年),宋光宗赵惇升恭州为重庆府。

 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,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。因嘉陵江古称“渝水”,故重庆又简称“渝”。

重庆在秦国时叫巴那是天下三十六那之,汉朝时改名江州,接着叫过荆州、益州、巴州、楚州、渝州,这也是重庆简称“渝”或“巴”的由来。

到了南宋时期,重庆地区称为装州,宋光宗先封恭王,再即帝位,白谢“双重喜庆”,重庆由此得名。

先秦时期,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(今重庆市涪陵区)、江州(今重庆渝中区)、垫江(今重庆市合川区)建都。

张仪带兵灭巴之后,屯兵江州,筑江州城,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、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。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。后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巴郡为其一。

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,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。三国时期,蜀汉李严在江州筑大城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巴郡先后是荆州、益州、巴州、楚州的一个辖区。

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年),以渝水(嘉陵江古称)绕城,改楚州为渝州。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。

宋徽宗崇宁元年(1102年),改渝州为恭州。

宋孝宗淳熙十六年(1189年),宋光宗升恭州为重庆府。至此,重庆得名已有八百余年。

元属四川行省重庆路,元末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,国号“大夏”。明1371年灭夏,复改为重庆府,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。明末清初大量湖南,江西人进入四川,重庆大力发展当地农业发展。

民国1937年,重庆市成为“战时首都”。1949年11月重庆解放,后设立川东行署区,1952年8月7日,川东行署区被撤销,与川南行署区,川北行署区,川西行署区重组为四川省。

历史典故:

忠贞不渝: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。渝是改变的意思,且指由好变坏。忠贞不渝非源于重庆,却与重庆“有缘”:一是嘉陵江古称即为渝,渝也是重庆简称;二是重庆古有英雄巴蔓子,其忠贞不渝堪称典范。

巴山夜雨:出自唐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。文学上作为分手、离异的代称。有研究称,诗中所说巴山即今重庆北碚缙云山。

走马观花:出自唐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,不会看得很清楚。原形容事情如意,心境愉快;后多指大略观察一下。该成语原与重庆无关,但今九龙坡区走马镇以桃花节闻名,“走马观花”遂有了新涵义:到走马镇观桃花!

巴蛇吞象:出自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”有种巴蛇能吞吃大象消化三年才吐出象骨,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疾病。今则比喻人贪心不足,没好下场,教育人们克制欲望,知足常乐。有人认为,重庆的古称“巴”字的篆书就是一条蛇的形状,“巴”最初的本义就是蛇。

巴山蜀水:出自萧白《晚祷》:“多少思怀在这圆圆月中,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,常成一生追念,于是巴山蜀水近来,洞庭湘河近来,扬子江钟山也近来……”巴山指重庆和川东一带山区,蜀水指川西一带的成都平原地区江河纵横。两种文化长期交融贯通,称巴山蜀水。

黔驴技穷:出自唐柳宗元《三戒·黔之驴》,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用完,“黔驴”是外强中干、实无所用的庞然大物的代名词。此处的“黔”,并非单指贵州。唐宋文学作品中的“黔”,是当时黔州或黔中道的简称,治所在今彭水县郁山镇。唐玄宗时置黔中道后,彭水成为为黔中道、黔州、彭水县三级治所驻地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逛济南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uangjinan.com/n/10865.html

作者: admin

惠州靠海的楼盘?惠州靠海的楼盘?

请问荆州是几线城市啊?荆门和荆州是几线城市?

返回顶部